台灣醫學會成立前的台灣癲癇活動

最近更新於:西元2020年01月03日

最早,台灣的癲癇研究與教學主要靠三位前輩奠定基礎,他們是前臺大醫院洪祖培教授(曾任臺灣神經醫學會理事長),前臺大醫院副院長陳榮基教授(曾任臺灣神經醫學會理事長,三峽恩主公醫院院長),及前衛生署署長施純仁教授(曾任國策顧問)。

1954年,台大醫院神經精神科購置Grass腦波機,設立腦波檢查室,由洪祖培教授負責。並自1957年起成立癲癇門診,出版「癲癇病須知」衛教手冊,可說是台灣癲癇醫療的濫觴。

1975年,榮民總醫院成立神經精神部,設有神經電氣診斷室。

1983年在神經部下設立腦波室,由剛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修回來的蘇明勳醫師擔任主任,並且開始癲癇門診。1983年,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神經外科黃棣棟醫師及兒童神經科遲景上醫師,首先使用自製之電極進行大腦皮質腦電圖導引的顳葉切除術。

1977年,施茂雄醫師在長庚醫院創設神經科,開始致力於癲癇醫療,並於1981年起開闢門診時間診療癲癇病人。

自1986年起,施茂雄醫師和蘇明勳醫師發起,聯絡有志於癲癇醫療的神經科醫師和小兒科醫師定期在台北舉行癲癇學術交流活動。

1987年8月,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施養性醫師,自加拿大蒙特婁神經醫學中心 (Montreal Neurological Institute,MNI)進修回台,與同在MNI進修癲癇外科術前評估的神經內科姚俊興醫師合作下,開始進行成人癲癇手術。 (註:目前台灣進行癲癇手術的醫院主要有台北榮民總醫院、長庚醫院、台大醫院、成大醫院、花蓮慈濟醫院及台中榮民總醫院)。 

台灣癲癇醫學會的籌備階段(一)

蔡景仁醫師是台灣癲癇醫學會成立之最重要推手。他在德國的十年間(1977-1988),除向癲癇大師Janz (青少年肌陣攣癲癇,JME) 學習外,並目睹歐洲癲癇的發展。1980 年,他在哥本哈根參加第12 屆國際癲癇研討會時,遇見來自台灣的施茂雄醫師;1985年在德國漢堡參加第16 屆國際癲癇研討會時,又巧遇來自美國的賴其萬醫師,得知大家均對台灣癲癇醫療發展與研究有志一同,遂開始熱烈談論起如何進一步在台灣推廣癲癇醫療。這些在海外的因緣際會,也就成為後來台灣發展癲癇醫療與組織的催化劑。

台灣癲癇醫學會的籌備階段(二)

回國後,蔡景仁醫師就開始倡議創立癲癇醫學會。1990年10月6日於台北三軍總醫院召開「中華民國癲癇學會發起人暨第一次籌備會議」中,他獲推舉為籌備會主任委員。第二次籌備會中,決定將學會定位為台灣神經學學會之次專科,會員以衛生署(現為衛生福利部)認可之神經科專科醫師為主體。1990年11月3日,在當時衛生署長施純仁署長協助和指導下,在台北榮民總醫院舉行成立大會,為台灣第一個醫學次專科學會。第一年就有250多位會員,幾乎台灣當時所有神經科專科醫師都入會。數日後,在台北舉辦「1990 台北癲癇研討會Taipei Epilepsy Symposium」,邀請日本癲癇學會理事長Masakazu Seino 及Gerhard H. Fromm、Jiro Mukawa、Juhn A. Wada (Wada test 的開創者) 和 Y. Lucas Yamamoto等教授與會,讓國內會員們開始有國際性的宏觀。